記者鄧宜/新竹報導
新竹市議員宋品瑩廿六日關注學校午餐議題,宋議員肯定市府進行營養午餐的費用政策調整,解決長期的午餐品質低落問題,提供學童更好的午餐品質,宋議員也另外關心營養午餐品質把關及相關督導機制,教育處說明如下:
教育處說明,本市自民國95年起實施國中小學生「午餐費減免政策」 ,105年起每學期向家長收取860元費用;因應物價飛漲,也為了減輕家長負擔,更要讓孩子吃得好,市長高虹安特別指示教育處今年追加2100萬,市府往後每年度增加5000萬元經費補助,用來提升學童營養午餐品質,感謝議員的多方肯定。
教育處表示,本市學校午餐於112學年度調整餐費增加食材多樣性後,將以契約規範、專人管理、資訊公開及全民監督四個面向來把關品質。
一、契約規範: 提高質感並增加優質蛋白供應 ,將統一制定午餐採購契約範本(含食材規格、驗收標準及罰則等),明訂每周提供一次塊狀優質蛋白(過往部分學校礙於經費只能提供碎肉)、每月2次水果及2次乳品等履約條件,並優先採用「3章1Q」在地國產溯源產品。
二、 專人管理:依據學校衛生法設置營養師管理,從菜單審核、食材驗收、製程管理、食材或成品抽驗、用餐訪視、廚餘紀錄、午餐問卷到營養教育…等,以精進餐食供需業務。
三、資訊公開:菜色部分由各校營養師及午餐供應委員會(含四分之一家長代表)依需求調整後執行,午餐食材經營養師驗收後,同步上傳「校園食材登錄平臺」公開資訊。
四、全民監督:「校園食材登錄平臺」可查詢午餐菜色、食材履歷等資訊,家長和民眾也可透過平臺了解學校供餐情形,對餐點有任何建議可立即反饋負責營養師。
教育處指出,針對「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」專案,本市內湖國中獲中央食材、人力及運費補助,藉此提高午餐食材成本,配合調整為三菜一湯、一主食、一點心(含水果或乳品)等六道餐食。在餐費到位、人力到位以及業者和學校營養師共同努力下,除提供安心、安全食材外,在菜單與烹調技術上多了創新、創意後,供膳菜盆經常是滿滿出門、空空歸來,讓努力的營養師及業者有成就感,也讓同學們有飽足感和幸福感,這是高市長和市府團隊追求和期待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