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湖大義宮飼養多年的保育類5隻海龜|全數野放

海龜野放前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活動狀態
海保署裝置衛星標識器於龜背上,進一步追蹤海龜野放後適應狀況。
綠蠵龜(雌性)裝置衛星標識器縮時影片

澎湖大義宮飼養多年保育類5隻海龜,經送往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照護數月後,經評估已達野放標準,由縣府偕同海保署、水試所及大義宮等於今(11/16)日下午5時在馬公市蒔裡沙灘,順利野放,並由海保署裝置衛星標識器於龜背上,進一步追蹤海龜野放後適應狀況。

海保署表示,澎湖縣西嶼鄉大義宮自79年野保法實施前已飼養海龜,海保署成立時,大義宮紀錄收容8隻海龜。然今年6月27日及7月6日2隻綠蠵龜及1隻玳瑁相繼死亡,引起社會關注,為確保活存海龜健康情況,協調於7月7日將剩餘海龜移至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暫置。為共商現存海龜妥處方式,海保署二度召開專家會議,認為5隻海龜朝野放為目標。

5隻海龜在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協助照養數月後,經獸醫師評估活力、食慾及健康狀況達野放標準。考量到氣候、近期野放最佳潮位等因素,經多方討論確認,於16日下午5點假蒔裡沙灘進行野放。

為了解海龜野放後狀況,由海保署裝置衛星標識器(satellite archival tag)。考量國內赤蠵龜裝置衛星發報器案例較少,另體型較大雌性綠蠵龜較有機會上岸產卵,有相當研究價值,於野放當日在其中1隻赤蠵龜(雌性)及1隻綠蠵龜(雌性)裝置衛星標識器,記錄動物移動路徑、水深及環境數據,透過衛星回傳,以追蹤標記之海龜位置、行為模式及棲息環境。另外,5隻海龜也都有標識金屬標籤,將持續追蹤海龜動態。

海保署肯定澎湖縣政府積極妥處大義宮飼養海龜,也感謝各方對於本次事件的協處,順利野放5隻保育類海龜,讓海龜回到大海。

5隻海龜野放前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狀態
5隻海龜野放前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狀態
5隻海龜野放前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狀態
5隻海龜野放前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狀態
5隻海龜野放前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狀態
海龜標識金屬標
海龜裝置衛星標識器
海龜野放前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準備


發表迴響